祝贺著名摄影家、摄影之都艺术委员袁蓉荪获得“当代徐霞客”称号_艺术照片

日期: 栏目:国产黑料 浏览:18

  寻访词:他从长江三峡起步,用四十年光阴丈量华夏文明肌理,从巴蜀古镇到河西走廊,从羌寨碉楼到尼雅遗址,他用光影对抗消逝,抢救性拍摄中国石窟艺术,让北朝造像、盛唐壁画在媒体刊物上重获新生,让中华文明在光影流转中永葆青春。

  袁蓉荪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曾获“富士胶卷杯”全国摄影百佳、柯达杯《中国摄影》1999年度专业反转片优秀摄影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袁蓉荪40年来走遍中国,倾其全力寻觅古代佛窟造像,拍摄完成数以万计的石窟艺术照片,并亲手绘出首张中国佛窟地图。他常年跋涉在荒山幽谷,潜心探寻藏在山野里的石窟,也一直在默默地研究、传播这些源远流长的石刻造像艺术。

  寻访词:她是文化原野上的追光者,用脚步丈量华夏大地的非遗脉络,让苗绣、羌笛、唐卡走出深山,让春节、庙会、长桌宴跃入全球视野。二十六国足迹织就文明丝路,她让东方美学在世界文明中绽放光彩。

  行走四大洲26国,走遍全国,刘玲燕是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旅行作家、中国林业航空摄影家协会会员,同时也是大国酿造推荐官、乙巳如意蛇年生肖非遗推荐官。她的摄影作品曾多次登上《中国旅游报》《摄影与摄像》《时尚》《北京旅游报》《河北青年报》等。刘玲燕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文旅产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她的工作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非遗和旅游的关注度,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寻访词:他是山野洞穴的追光者,发现并命名“北京宽耳蝠”新物种,填补国人历史空白;溯源SARS病毒宿主,用科学揭开自然真相。他是科普宣传的领航人,秉持“博物旅行”理念,指引万千青少年踏上探索之旅、叩响科学之门。

  寻访词:以少年之姿登顶慕士塔格峰,参与奥运火炬珠峰传递,他在挑战自我中沸腾青春。越野滑雪到达北极点,完成南极大陆1500公里无助力独行,他在超越极限中再创新高。钻取800米冰芯助力生态科考,他是雪山间的科考尖兵;在联合国倡导守护冰冻圈,他是国际舞台上的环保使者。

  温旭是科学探险家、气候行动先锋、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极地科学探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登山队、科考队队员。他不仅完成了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地球三极的科学探险,还致力于通过冰川科学探险呼吁社会关注和应对气候变化。温旭曾独自一人拖着180多公斤的物资,仅靠着滑雪板和雪橇,在58天内完成了1500公里的南极徒步,创造了世界纪录。2025年,更是创造了亚洲首次单人风筝滑雪穿越南极新纪录。

  寻访词:她以温暖丈量大地,从物资捐赠到深度调研,从艺术共创到教育帮扶,她以青年志愿者的赤诚,为需要帮助的人点亮希望,用公益行走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孙莎琪网名“小小莎”,曾历时多年完成跨文化旅行实践,足迹遍及全球四十余国,通过在地化社区对话与实证研究,深化自身跨文化认知体系。她不仅是旅游达人,更热心公益。孙莎琪积极响应号召,先后参与新华社、人民网、共青团广东省委、广州市商务局发起的公益助农项目,直接帮助成交销售额高达千万的助农产品,并由此获得人民网颁发的“2020年度公益大使”。在做好自媒体工作之余,她还不断致力于帮助青年就业和树立新时代优秀企业标杆。

  寻访词:他是石油地质的勘探者,也是无人区的吟游诗人。三十年徒步丈量西北无人区,他向地壳深处索取能源密码;二十三部文学专著,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无人区诗学。

  马行是一名大地测量员和地质勘探员。地理行走与地质探险,是他的爱好,更是他的职业。自从任职大地测量员以来,曾跟随SGC2107石油地质勘探队走遍了塔克拉玛干、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西北所有无人区。2010年起,马行被聘为中石化SGC2107勘探队名誉职工和驻队作家。近年来,马行开创性地在戈壁大漠组织举办野外诗会,先后在青海大柴旦的戈壁滩、零下二十八摄氏度的古尔班通古特大漠腹地、天山南麓戈壁荒漠举办诗会。马行通过行走,以20多部文学专著为无人区留下生命符号和文学印记。

  寻访词:穿行可可西里无人区,跋涉三江源头雪域,他用镜头影像记录生态变迁。投身千岛湖净化行动,助力撒哈拉绿色希望,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使命。跨越五大洲五十余国,吸引千万网友支持关注,透过方寸屏幕向世界传播华夏文明。

  张智杰是摄影师、自媒体创作者。大学毕业半年后辞职,带着一架无人机、充电宝及一些衣物,从郑州出发,开始了一场“环游整个中国”的旅程。自2016年以来,他独自一人到访中国三四百座大大小小的城市,步履抵达中国最南、最东、最北和最西的城市,见证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了各地风土人情。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他身着中国太极武术服饰在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凯旋门等巴黎文化地标打太极拳,传播中华文化。

  寻访词:他是用镜头守护长城的“90后”摄影师,十余载光阴,从东北到新疆,从战国到明代,80万张照片,200T视频,20万公里行程,他走遍长城沿线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用影像讲述中国长城故事,用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90后新锐长城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杨东长城摄影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百余项。他是央视《开讲啦》长城之美青年代表,也是首届中国长城国际摄影周代言人。他曾参与央视纪录片《神奇的中国》《长城到马丘比丘》《长城之歌》、北京冬奥纪实8K纪录片《万里长城》、北京卫视纪录片《长城长》创作。杨东的足迹从辽宁丹东,一路西行,直至新疆,走过了战国、秦、汉、北齐、唐、宋、金、明等不同历史时期修筑的长城。透过他的镜头,不仅可以看到长城的巍峨建筑与自然风光,还能读出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精神力量。杨东被一代代长城守护者的执着所感动,也在努力用作品影响更多人。

  寻访词:十余载光阴,她携子行走80国,从黄山之巅到北极光下,从南太平洋到高加索雪原,她将教育融入旅途,以天地为课堂,以山川为书本,身体力行诠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时代价值,激励更多人在旅途中探索、发现、成长。

  陆春是一位非典型中国妈妈,在儿子4个月大时就和他一起开始亲子旅行,目前已游览过中华大地和80个国家的山山水水。多年来,她坚持用亲子旅行的故事传达来自中国的声音,2019年起拍摄《你好,系列》短视频作品,其中《你好,中国》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广泛关注,还被翻译成英语、俄语、韩语等多国语言在海外传播。近年来,陆春还跟随中国扶贫基金会深入乡村,和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助力濒危物种守护行动,开设《寻美巾帼她力量》栏目,联动不同领域的专家博主发起公益活动,为推进亲子教育贡献力量。

  寻访词:他是西北大地的解码者,二十余载孤身跋涉,从大漠孤烟到黄河九曲,从丝路驼铃到祁连雪线,他以“文化苦旅”叩问山河,将苍凉戈壁的壮阔,淬炼成文字里的炽热温度,让西部文明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路生出生于西北,成长于西北,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家乡的人和事。路生通过行走和写作,记录和传播了西部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以媒体人+作家+旅行者的多重身份,开创了一种大众化、跨文体、边疆视角的丝路叙事范式。他用自己的笔记录了对西部风土人情的讴歌与赞美,展现了西部民众在艰难环境中对生活的热爱。路生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积极态度和重要贡献,还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据介绍,“当代徐霞客”寻访活动,是徐霞客开游节重要活动之一。自2006年以来,县政府与中国青年报社携手,挖掘徐霞客精神的当代价值,持续寻访在山川湖海间探寻生命意义、追寻“诗和远方”的代表。

  截至目前,共推选产生115位“当代徐霞客”,他们专注于登山、漂流、航海、探洞、横渡、野外生存等领域,充分展现“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徐霞客精神,以行者姿态,踏行万里,游遍百城,为中国旅游文化品牌著书立说。

标签: